人工智能视域下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 ——以ChatGPT为例

发布时间: 2024-09-30 作者:杨子悦

摘 要:不同于前几次的工业革命,随着中美在国际领域中的竞争愈加激烈,科技竞争已然成为中美大国博弈的竞

核心,有学者认为第四次科技革命已悄然来临,从特朗普政府开始,不论是对华为技术的封锁,还是目前拜登政府对华全面的科遏制措施,都已对我国科技实力的持续增长造成了负面影响。而数字化的全面发展让人工智能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2022年底美国智能制造企业OPEN AI公司推出的ChatGPT更是引发了全球各领域的关注,其具有的强大智能功能也引起政治领域人士的高度关注。尤其该技术领域对国家间政治博弈将带来前所未有的改变,无论是对政治的结构性权力、社会生产方式的革新,或是推动国际政治方向的改变,都具有深远的影响。面对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带来对国际政治领域冲击的现状,本文试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谈起,并聚焦于目前热度极高的ChatGPT大数据模型,通过分析此技术对当前政治格局的改变和国际政治领域带来的风险,提出几点应对措施,并提出相关思考建议。

关键词 :人工智能 ChatGPT 国际政治 风险

一、人工智能的演化进程

进入21世纪以来,尽管在全球化时代下发生之前那种大规模革命的可能性大幅度降低,但是只要国家间存在着不平等的地位,渴望改变目前现状的力量就不会消失。不同于18世纪手工业的发展无法满足资本主义生产的需要而产生的工业革命,发展到今天,各国之间的综合国力竞争已然趋向科技领域的角逐。人工智能被认为是一种人类智力独有的能力,它不仅创造性的将诸多不同学科领域交叉融合在一起,且对于目前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有着绝对的替代优势。因此,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然拉开了数字革命的时代,从政治学角度来讲,革命是产生于一种意识形态,它不仅号召社会内部需要改变,且对于国际范围内具有影响力。在过去两个世纪里,作为思想和政治变化的催化剂,革命一直是世界历史中的一支重大力量,从这个意义上看,它一直是全球性的。而当前的数字革命已然对全球不同领域带来重大挑战,尤其对于大国来讲,其本身在全球治理、战略博弈以及国际秩序的维护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新型科技制约在有限框架内,那么这将给全人类带来灾难。

自2017年特朗普上任以来,便在《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将中国定位为“战略性竞争对手”,以此引发的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在美国霸权主义的主导下,2018年美国将国家安全和利益为借口,对中国的高科技制造企业进行全面打压,将涉及到核心技术的公司列入实体清单,之后的几年特朗普政府相继对诸多在华企业实行更为严厉的制裁。后来拜登政府上任,对华的科技封锁措施可谓是雪上加霜,其明确指出科技是中美博弈的核心领域。其发布的《临时国家安全战略指导方针》则明确:人工智能和量子技术的出现将对国家政治经济带来巨大挑战,美国必须维持自身在世界范围内的科技优势。在美国的这种政策引导下,2022年11月美国开放人工智能公司正式发布了聊天智能转换器——ChatGPT。自此产品发布以来,引起了世界各国的轰动,这一技术的问世意味着美国在数字科技领域再次取得重大成就。究其美国对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执着,其实自奥巴马政府以来就初显端倪,当时发布的《国家人工智能研究发展战略计划》中就明确提出了人工智能会给美国信息领域带来巨大发展空间,并针对发展人工智能的不同领域做了详细规定。因此,ChatGPT的成功面世是美国数年来以维持科技霸权为目标的阶段性成果。

在后疫情时代,美国针对其国内实体经济衰落和因美联储滥发货币引发的通货膨胀,试图通过加息的方式以缓解通胀,当大量资本流向美国后,正需要通过合理的渠道将其再度增值,而ChatGPT的诞生则为其提供了机会。谷歌、亚马逊、微软等美国科技巨头在短期内迅速成为与ChatGPT密切联系的股份,事实上在此之前,美国科技巨头公司还为研发ChatGPT投了大量资金和提供了技术手段,并因此助推了美国科技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可以说,美国政府之所以对人工智能领域提供巨大支持,是因为其对加强国防军事、金融资本以及高科技产业革新等方面有巨大的战略意义。从政治层面来讲,这也是美国结合当今时代发展大势,用高科技手段为维持其全球霸权赋能。

ChatGPT的诞生是科技领域的又一大成果,诚然,从微观层面来看,它为人机对话提供了更好的体验感,且对用户的服务要求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完成,与此同时还能够替代人类低技术含量和重复的工作,最大程度的减少人工成本。但是,科技革新的背后也蕴藏对结构性权力的冲击和对国际政治威胁。

二、对国际政治领域带来的风险

在当前,后疫情时代下科技革命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结合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国际形势,ChatGPT的诞生让多个国家提高了警觉。在国际关系领域,不同的权力资源配置不仅会影响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还会改变权力均衡的态势。而此次人工智能诞生的新成果能够通过技术嵌入的方式对社会上现有的产业结构带来影响。

首先,科技革命的到来改变了生产中的劳动者结构,新技术的产生迫使从事传统生产方式的劳动者需要向高技能人才转变,其中会给处于低端产业链的国家带来风险。从ChatGPT的功能来看,它能够在教育、法律、医疗、金融、媒体等领域创造智能化应用场景,使之嵌入到日常的生产和价值链,因此传统劳动者需要适应这种新型产业模式。而对于国际政治领域来说,未来人工智能投入大面积使用时,也意味着对不同国家的生产结构都将带来冲击。这种情况下,技术领先国家可以在短时间内利用新型生产结构来进一步优化国内生产链,使其变得更为完善。与之相反,对技术本就落后的国家而言,它们要想跟上科技变革的时代潮流,就需要引入最先进的技术应用,然而由于这些国家的产业结构本就薄弱,引入新技术则意味着会破坏国内本来的生产格局,且未来可能会长期依赖于此,使之在国际生产格局中处于愈加被动的地位。对于一个主权国家来讲,它能够通过对生产过程直接或间接的干预,创立并维持生产发展的框架,并在生产的各种社会关系方式之间建立等级制的关系,以为其利益服务。如果没有制约机制,ChatGPT则会刺激优势国变本加厉的加强对生产链的控制,更甚者,若其外扩到国际政治层面,许多民粹主义国家则会更加强调以本国为中心的科技民族主义,让极端主义思潮充溢进国际政治经济领域。

除此之外,ChatGPT的不当应用会给国家的安全层面带来不可预估的威胁,并可能重塑世界权力格局。国家作为通过相协调的行政、政策和军事组织来执行治理社会的权威机构,国家安全关乎着其内部各个机构是否能够长期稳定的运行发展。其中,政治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根本,它关乎着国家主权、政权以及意识形态的稳固,如果无法保证国家政治安全,则不论是经济安全还是军事安全,都无从谈起。近来三星员工利用ChatGPT泄露核心资料的新闻,以及意大利之前公开发表禁止ChatGPT在境内使用的公告,都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人工智能技术已然深度嵌入到国家安全领域,且ChatGPT的出现会让大数据模型分析效率和“偏差性放大”能力成倍提升。就网络安全来看,西方大国能够巧妙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和政府政策相结合,以此将本国的政治导向渗透进不同领域,从而形成信息茧房。其具体方式可以通过图片、视频以及网评等方式影响民众意识形态,利用混合虚假信息混淆视听,以此掌握国际舆论主导权。

再者,新型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可能会改变社会阶层结构。阶级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但因发展不平衡而形成的,它的不断演化会使得新型阶级集团的产生和旧阶级集团的衰落。目前ChatGPT的诞生很容易会对现有的官僚组织形式和等级制度带来冲击,大数据模型能够通过数据、数字为主导的算法的迭代与升级,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如果各国的政府将这种技术特性与政府治理相结合,那么垂直的多层政府机构很可能将被削减,从而使得两级差距加大,引起社会结构重建。在全球阶级结构日益凸显的当下,人工智能的出现会促使顶层的跨国管理阶级对全球生产结构的支配能力愈加强大,并通过国际化的进程向各国渗透。而大型跨国公司与政府高级官员则是掌舵者,新型技术一旦被滥用,则会使其成为实现权力的工具,并借此扰乱国家政治经济秩序。

三、ChatGPT风险的应对措施

可以看出,尽管ChatGPT的公开问世不到一年,但是其作为一种通用性技术,随着技术的不断普及将会广泛的运用于国家、社会团体以及个人层面。由于它本身具有的专业性和复杂性的技术特点,决定了在当下及未来一定时间内它的核心技术将会掌握在少数开发者和顶层人士手中,与此同时它自身算法的不可控性也会对各个领域带来意想不到的风险。近期,联合国安理会宣布将于2023年7月18日就人工智能监管问题召开会议,讨论其对国际和平安全的威胁。这也是联合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将要讨论关于AI对国际和平与安全潜在威胁的会议。可见,随着新型人工智能的诞生,AI已经上升至国际社会需要共同讨论的议题。

在人工智能技术逐渐契入生产体系的过程中,它会因技术集中流向技术先发国并因此导致国际权力的不平衡性扩散,因此会导致技术后发国家的工作者成为首当其冲的失业者。面对此种情况,发展中国家应当结合自身优势和具体国情来面对新型技术的冲击。以中国为例,可以利用通信技术优势并适当结合人工智能,以此打造该领域的优势地位。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还可专注于本国发展欠缺的领域,看是否能借新型技术为开辟全新的发展路线提供支持。

对政府来讲,新型人工智能的不可控性在于没有一套监管的制度将其应用规约在有限框架内。由于ChatGPT强大的信息获取能力使其可以对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源进行分析并锁定相应的政府机密,这种信息被盗取的风险将给一国的政治安全带来极大不稳定性。因此,各国应当建立多措并举的协同监督体系,从法律、技术和舆情监控等多角度入手建立防范体制,重点着眼于技术和法律规制,利用技术治理,让研发企业针对新型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内容监测技术,通过代码和嵌入算法来抓取虚假信息。为防止监管过程中权责不清的状况,还应该引入主体责任制,在使用过程中尽管人工智能程序具有自动化的能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安全责任由AI这一虚拟化主体承担。因此应当为其设置监护人,对其智能化生成的信息进行严格把关,如果该大模型数据信息造成危害公共安全的事情发生,监护人将承担主体责任。另外,还要加强社会层面的AI普及教学。通过积极引导让公众认识ChatGPT的基本原理和功能,印发规范性使用文件,不要让公众因“好奇”而自己研究ChatGPT, 这极易导致被不法分子利用。

为了更有效的落实人工智能监管体制,需要加快相关配套法律的制定与完善,将ChatGPT等新型智能技术应用关进法律的框架。对于中国来讲,ChatGPT的出现也掀起了国内一些大型跨国数字企业的关注,而此前中国政府也已经发布了有关规范人工智能合理应用的文件。可见,我国积极向新型技术迈进的同时也没有忘记规范化意识,在这种良性的引导下可以进一步结合中国实际情况,从国家层面围绕人工智能领域启动立法程序,并结合现有相关法律深入明晰其适用条件和详细标准,为形成一套适合本国国情的人工智能法律体系做出努力。

尽管ChatgtGTP的出现在短时间内引起了世界各国高科技领域的一片惊叹之声,可以看出对于国际政治安全来讲,此技术的出现也引起了多国政要的担忧。新型科技产品的诞生已不可逆,接下来面对其带来的风险和挑战不同国家如何理性应对,将考验着各国政府的治理能力和决策魄力。如果应对得当,它也能够转化为国际之间合作和全球治理的绝佳契机。美国作为世界上科技实力最领先的大国,一直以来将科技作为行使霸权主义的工具,试图利用其在国际社会拉帮结派,针对全球化的大势倒行逆施。为了杜绝霸权国滥用人工智能的情况,我国应当积极与国际组织展开对话与合作,与世界上其他有意愿的国家一道为人工智能的全球治理进程赋能,共同面对风险与挑战。

四、结论

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已然在国际政治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被动接受也好,主动接纳也罢,可以确定的是新一轮科技革命不仅会对国家间的综合实力产生影响,还会逐渐改变国际政治中的权力分配。二战后一段时间以来的国际秩序特点是带有开放性和非零和性,但是人工智能的出现使得整体政治格局安全感缺失,促使零和博弈产生,缺乏边界的技术会让国际规范的影响力降低。国家之间也会因力量不均产生两极分化的态势,改变传统国际政治格局。

同时,新型人工智能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也将催生国际关系领域的新议题,在此情形下大国如何抉择不仅会对未来的国际秩序产生影响,而且会对全球治理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其中,美国和中国的大国科技博弈则很可能会主导国际地缘政治,中美未来在该领域的竞争将会愈演愈烈,面对美国遏制和围堵战略,我国应当保持战略定力,加大自主创新能力,将美国对华的科技封锁转化成对内的发展动力,尽最大可能争取科技独立。

参考文献

[1]戚凯.ChatGPT与数字时代的国际竞争[J/OL].国际论坛:1-22[2023-07-09].

[2]李国喜,施盛云.美国制裁中国高科技企业发展的成因与应对之策[J].商业经济研究,2022,No.839(04):138-141.

[3]张东冬.转向“数字霸权”:美国国家人工智能战略及其国际影响[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20,No.147(05):158-168.

[4]王伟光.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J].社会科学战线,2022,No.326(08):1-27.

[5]部彦君,许开轶.重塑与介入:人工智能技术对国际权力结构的影响作用探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23,No.356(01):86-111.

[6]黄日涵,姚浩龙.被重塑的世界?ChatGPT崛起下人工智能与国家安全新特征[J/OL].国际安全研究:1-25[2023-07-10].

[7]刘永谋,马亮,孙宇等.ChatGPT对公共治理的挑战与机遇(笔谈)[J].东方论坛,2023,No.181(03):1-24+165.

[8]谢波,李晨炜.人工智能对国家政治安全的影响机理与应对思考[J].国家安全研究,2023,No.07(01):99-122+151-152.

[9]郭泽林,陈琪.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0,No.196(12):88-91.

[10]高奇琦,张蓥文.主体弥散化与主体责任的终结:ChatGPT对全球安全实践的影响[J].国际安全研究,2023,41(03):3-27+157.

[11]张夏恒.ChatGPT的政治社会动能、风险及防范[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40(03):5-12.

[12]王禄生.ChatGPT类技术:法律人工智能的改进者还是颠覆者?[J].政法论坛,2023,41(04):49-62.

[13]孔君.推进人工智能全球治理 赋能人类美好生活[J].科学大观园,2022,No.655(23):62-63.

[14]朱荣生,王雅南.人工智能全球安全治理的三重困境及我国的政策选择[J].人工智能,2022,No.26(01):42-52.

[15]王悠,陈定定.迈向进攻性现实主义世界?——人工智能时代的国际关系[J].当代世界,2018,No.443(10):22-26.

[16]王福香. 人工智能对国际关系的影响[D].山东大学,2020.

[17]李艳.2022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数字时代的地缘政治竞争[J].中国信息安全,2022,No.156(11):90-92.

作者:杨子悦 北京语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硕士研究生

3.pdf